“缉毒总统”,突然中毒

zzf75cf

时间 2024年6月15日 预览 3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613A04LD100

2024-06-14 10:33·环球人物杂志·发布于北京

·2024年5月1日,佩特罗在集会上宣布哥伦比亚与以色列断交
在面对他认为的不公正现象时,他依旧有勇气战斗。
作者:郑敖天
“纳瑞尼诺宫里发生了什么?”
这是哥伦比亚媒体最近一段时间不断追问的一个热门话题。纳瑞尼诺宫是以哥政治家纳瑞尼诺名字命名的总统官邸。5月29日,哥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在这里用餐后,出现了食物中毒症状。
佩特罗是哥历史上首位左翼总统,上任后铁腕扫毒。5月1日,他又宣布与以色列断交,并公开谴责以军在加沙地带的行动为“种族屠杀”。虽然官方已给出了“食物中毒”的明确结论,但仍有人觉得事情不简单。
坚定支持和平
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佩特罗坚定支持和平。
2023年10月8日,巴以冲突爆发后第一天,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不少巴勒斯坦遇难妇女儿童的照片。他写道:“只有让以色列儿童安然入睡,巴勒斯坦儿童才能安然入睡,反之亦然。但战争永远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只有通过尊重国际法和两国民众自由生存权利的和平协议来实现。”
·2023年10月8日,佩特罗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加沙遇难妇女儿童的图片
2024年2月,佩特罗公开谴责以军向领取援助物资的加沙平民开枪,并下令禁止哥伦比亚军队采购以色列生产的武器。5月1日,他在庆祝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上宣布,哥伦比亚将与以色列断交,并表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是一场大屠杀。他强调:“如果巴勒斯坦死去了,那么人性也将一同死去,我们绝不能让这发生!”
以色列外交部长卡茨当天在社交媒体发文,谴责佩特罗的断交决定,并称“以色列和哥伦比亚的关系一直良好”,佩特罗“无法改变这一点”。
6月3日,佩特罗在总统官邸接受了巴勒斯坦政府授予的“巴勒斯坦最高勋章”。授勋仪式上,他与巴方官员交谈融洽。
·2024年6月3日,佩特罗(左)在“巴勒斯坦最高勋章”授勋仪式上问候巴勒斯坦官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郭存海在接受环球人物采访时表示,哥伦比亚曾是少数几个不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南美洲国家之一,并与以色列保持了紧密的经贸与军事合作。作为左翼人士,佩特罗同情巴勒斯坦人民的境遇。上台后,他做出与以色列断交的决定。这体现了他在巴以问题上的政治立场,也展现了他希望哥伦比亚能在巴以问题上发挥更大影响力的意愿。同时,这一决定也有利于佩特罗争取国内阿拉伯裔选民的支持。
6月8日,佩特罗宣布,哥伦比亚将终止向以色列出口煤炭,“直到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大屠杀。”郭存海认为,哥伦比亚此前一直是以色列的主要煤炭出口国之一。佩特罗的这一决定,体现了哥以两国在加沙问题上的分歧已经触及了两国经贸关系的核心领域。
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表决通过加沙地带相关决议,呼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以色列接受停火协议。有消息称,以色列已接受了新停火提议,哈马斯也对该决议表示欢迎,并表示愿与以方进行间接谈判。
巴以和平的曙光开始显现。这似乎也证明佩特罗对和平的坚持并非徒劳。
铁腕打击贩毒
也有人注意到,佩特罗中毒时机非常敏感。
他原计划在5月30日出席新任陆军司令路易斯·埃米利奥·卡多佐的任命仪式。卡多佐的前任奥斯皮纳因身陷丑闻而下台。
·哥伦比亚新任陆军司令卡多佐
佩特罗执政后,严厉打击贩毒。但近几个月,哥军警在毒贩盘踞的西南部地区多次遇袭,这让他对奥斯皮纳失去耐心。
4月30日,佩特罗向公众透露了一则消息:哥军方对两个军事基地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超过160万发子弹、数万枚手榴弹和数十枚导弹丢失。佩特罗说,这些武器可能已经被卖给哥国内反政府武装。
让佩特罗愤怒的还有奥斯皮纳的个人品德。据哥媒报道,奥斯皮纳出于嫉妒,曾命令情报官员监视他妻子的英文教师。同时他还涉嫌诬陷其它军官与反政府武装组织有染。
5月20日,佩特罗决定将奥斯皮纳解职,重新启用已退役的卡多佐。
虽然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所幸的是,佩特罗的状况稳定,医生宣布他只需在官邸静养几日。卡多佐也在5月30日顺利就任陆军司令。
哥媒称,卡多佐曾在哥伦比亚军队中服役35年,曾在哥军多个部门任职,还曾指挥哥军最精锐的空中突击师。同时,他也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工程师,长期在哥伦比亚军校任教,可谓“文武双全”。
佩特罗重视禁毒,因为他视此为实现社会正义的第一步。早年担任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市长时,他就说,毒品贸易并不是在哥伦比亚诞生的,而是源于国际毒品市场。要真正禁毒,就要在经济与社会领域根除毒品贸易的土壤。
2023年10月3日,他在曾是毒品原料生产中心的埃尔坦博宣布了新的禁毒政策,通过经济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民多种咖啡、水果、可可等经济作物,逐渐摆脱对“毒品经济”的依赖。
与此同时,佩特罗对横行多年的贩毒集团“软硬兼施”。一方面,如果他们愿意放弃贩毒并向政府投降,他就不会将其头目引渡到美国。另一方面,他坚定打击负隅顽抗的贩毒团伙。2023年10月,哥警方成功抓捕别名“毒蝎”的大毒枭亨利·卢阿扎,重创毒品贸易。
·2023年10月,被哥伦比亚警方逮捕的毒枭亨利·卢阿扎(中)
曾多次死里逃生
对佩特罗来讲,此次食物中毒只是他传奇人生的一段小插曲。在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他曾多次死里逃生。
1960年,佩特罗出生在哥伦比亚北部加勒比地区,这里也是著名作家马尔克斯的故乡。佩特罗的父亲是教师,在距波哥大40公里外的一座小城工作,学生多是周边盐矿工人的子弟。佩特罗也是在工人社区中成长起来的。
·8岁时的佩特罗
佩特罗的少年时代在大量的阅读中度过。他曾表示,马尔克斯的作品对他的政治观有着深刻影响,促使他开始关注哥伦比亚正在发生的社会变革,并系统地思考社会平等问题。
佩特罗成长期间的哥伦比亚正处于动荡之中。1964年5月,左翼游击队与政府军交火,哥伦比亚内战爆发。之后的几十年里,各类武装团体纷纷登场,佩特罗也卷入了这一历史洪流之中。
1977年,年仅17岁的佩特罗离开学校,加入“4月19日运动”游击队。这支队伍的主要诉求是恢复国家的民主选举,其成员也参与一些“劫富济贫”行动。1979年新年夜,游击队员们从政府军的军火库中夺取了近5000件武器。
·1989年,正在为阵亡的游击队员送葬的“4月19日运动”成员
1985年10月,佩特罗被哥警方逮捕。1987年2月出狱后,他参加了“4月19日运动”与政府的谈判,最终促成该组织于1990年转型为议会政党。
1994年,佩特罗收到死亡威胁,被迫前往欧洲暂时躲避。他没有浪费这段时间,在比利时完成了环境与人口研究的本科和硕士学位。1997年,他返回哥伦比亚,并多次当选议员。
2010年,在首次竞选总统失败后,佩特罗创建了自己的政党“进步运动”,并在两年后当选波哥大市市长。在任上,他积极反腐缉毒,组织警力打击犯罪和非法持枪,使当地谋杀案发案率降至20年来的最低点。他也积极推动减贫政策,使近50万人脱贫。
2018年,他再次参加总统大选,但以微弱劣势落选。2022年,“进步运动”与其它5个左翼政党组成“哥伦比亚历史公约联盟”,推出佩特罗参加大选。
选举期间,他曾多次收到死亡威胁,甚至遭遇暗杀。有一次,刺客使用的大口径子弹击穿了他乘坐的防弹车,但这并没有让他退缩。2022年8月,他经过两轮投票,最终以50.44%的得票率险胜。
·2022年,佩特罗在防弹盾牌的保护下举行竞选活动
佩德罗在就任仪式上,曾深情朗诵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尾语:“羊皮卷上所载一切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这句话代表了马尔克斯对哥伦比亚的祝福:希望祖国历史上多次轮回的悲剧不会再次重演。
当佩特罗还是个年轻的游击队战士时,曾给自己取了“奥雷利亚诺”这一化名。这个名字来自《百年孤独》主角之一的奥雷利亚诺上校。书中的他是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悲剧人物,曾为捍卫共和制度而战斗。
多年过去了,佩特罗身上显然依旧保留着“奥雷利亚诺”式的理想主义色彩,在面对他认为的不公正现象时,他依旧有勇气战斗——不论这种不公正发生在遥远的他乡,还是毒贩肆虐的祖国。
监 ? ?制:?张? ?培
编? ? 审:?凌? ?云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